校友之窗

联络校友,增进友谊,发扬财大优良传统,为母校的繁荣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与进步贡献力量。

校友之窗

Story

校友风采

NEWS

校友风采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万黎峻:人生在实践与感悟中升华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2-23 点击量:347

 

     

   万黎峻,2003年上海财经大学MBA春季班毕业,1995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加入天厨味精厂,几年后加入冠生园,在公司建议以及安排下到上海财经大学进修,并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访问学习。现任冠生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1、
求学经历

  问:我们查阅了资料发现上半年王爱丽老师也来采访过您,我们想我们的采访可能会和老师的视角不同,更多的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访谈。所以我们首先想了解一下您个人的求学历程?

       答:就像我刚才讲的我为什么会拜访很多啤酒厂,因为我的大学专业是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读发酵,学习微生物方面的知识。我们当时主要的方向是白酒啊、啤酒啊、氨基酸发酵,还有医药领域,所有跟细胞代谢和微生物基因有关的都是我们当时最主要学习的。但在食品领域更多一点,像很多味精厂、制药厂是我们专业对口的,我的本科经历是这样的。
后来到我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在2002、2003年时我是在公司锻炼,当时干部处说现在工商管理比较热,你要不要再去进修一下,因为当时我已经在负责一个企业的全面运作了,当时也确实觉得比较需要,就选择了你们财大去报考,参加全国联考、面试,然后进入了财大。当时因为考虑到我本身有工科的背景,选择工商管理,也是希望学了商科之后更加全面,选择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财务、管理方面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
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我参与了企业并购重组的事务之后,光明集团又安排我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做了小半年的访问学习。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里有一个凯瑞商学院,我在那里重点修了几门课程,一个是创业管理方面,关于企业创立、企业家精神的课程,此外还有供应链管理、国际金融、管理心理学等课程。
在2013-2015年我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学习过,当时我对财务、金融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他大多还是偏重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实际工作积累的知识经验。我的学习经历基本就是这样的。

    2、
与上财的故事

 问:作为财大的学生,其实我们挺好奇财大有什么特别吸引您的地方让您在名校林立的上海选择了财大呢?
      答:我刚才也提到了一点,当然选择财大也是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觉得我们财大在财务、金融、宏观经济这一块有着比较强的学科优势。当然,还有一些很好的学校也是很不错的。这其中还有着一个情节,我在高考时报过财大,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最终导致我和财大失之交臂。我本身对财务、金融方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此外我认为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还是要有一些金融观念,我觉得财大在商科方面是比较强的。事实上我现在仍觉得选择上海财经大学是比较正确的。比如当时我在财大开始系统了解并购重组方面的理论、实务技巧,还有宏观经济的研判角度,以及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等等。后来因为参与过一些并购重组,所以对金融工具的选择方面也确实有着蛮多体会。所以到目前我还是觉得,财大是商科的集大成者、领袖级的学校,选择财大是比较理智的。
最近我们通过更多与财大的合作,发现冠生园和财大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在1935年就捐助过财大的毕业生纪念册,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商业赞助。还有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立校的理念非常好——“经济匡时”,我一直感觉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培养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强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匡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怎么能匡扶时政,如果仅仅是靠政治上的热情,是不够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要试图通过一些创新行为,通过商业的手段,去做一些新的建设,去提供更好的就业氛围、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够创造出一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可以可持续地运用,产生税收,产生一些很好的企业内部服务,能够很好的和社区融入,和社区互通,这是我们作为经营者来说,对于经济匡时的具体阐述。创新创业的一些商业实践,把企业经营好发展好,然后服务于社会,帮助整个国家建设经济生态,这都是非常务实的东西,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财大的立校理念于我也是触动比较大的。
 

 问: 经万先生这么一说对我们学校的校训有了很深的认识
      答:以后你们会发现大量的技能知识类的学习最终会上升、升华到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东西,这是你们到一定阶段都会体会到的。要实践、要体悟。

 问:那您能接着谈谈您在与财大接触的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吗?

      答:我一直感觉上财始终在不断发展。我2003-2005年在财大学习的主要印象是比较好学,这种感受在于我看到的同学、老师,老师很敬业,我周边的同学也比较好学,我们都是工作之余利用周末、晚上来学习的,和财大全日制的本科生接触不是很多,当时的信息、媒体也不像今天这么发达。总体来说,觉得财大当时是比较专业的、学术的,很严谨。这是我的直观印象。

那么这几年我们和财大也不断地在做沟通,金融学院、工商学院、创新学院,包括创新创业大赛,我们和很多财大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也经常交流,发现财大现在的校风、氛围更加开放、更加有进取心了。我们一直知道财大的毕业生工作去向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不管什么企业组织,对财务类金融类的人才都有着很强的需求。但是财大现在不因为自己的毕业生就业不困难就忽略对于创新的探索。我觉得最近这几年,财大更加地开放自由,尤其是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这种热情肯定不只是一种追逐潮流,而是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重视创业教育,包括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反过来影响整个财大的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我觉得这是对整体的学科建设做了很有益的探索。所以最近财大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比较开明、开放。
除了财大整体的变化,第二个方面是财大的学生比较活泼。比如我们有接触过上财的挂科险、一电充、together等很有意思的创业项目团队,财大的学生不仅仅在财经专业上很活跃,在很多新的服务业上也表现出很强的意识。我认为财大在新时代“服务+”的理念下,很多学生利用在信息管理上的优势,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比如软件设计能力,然后他们再将对新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工科突破相结合。以一电充为例子,对新能源的分享式的商业模式,以及新的通用技术突破以后他们的商业转化能力,都能在这个例子中体现。这些创业团队表现出来的活力,我讲的活力是指他们非常的活泼、有幽默感,让我觉得特别乐观。我看过他们好几个创业团队的创业软文、策划案,觉得特别有意思。听说上财的写手在高校区里还是有点名气的是吧? 
      问:是的,因为宣传活动的需要,我们总希望尽力把推文写地更能吸引眼球,让更多人关注我们的活动。

      答:对,而且你们很有95后的特点,这是我们也注意到的,这些推文反映出你们活力、紧跟潮流。你们已经有非常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了。这也是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3、

工作的故事与感悟

  问:您当时毕业后工作是分配的吗?

       答:我们是1995年毕业的,应该说是。那个时候有通过市场化自主寻找岗位的,也有包分配的,那个时候分配形式已经比较灵活了,也接受对口专业系统理论调剂。我毕业后第一步根据专业对口到了天厨味精厂,也是一个老企业了。

  
问:能给我们分享下其中的故事吗?

       答:天厨给我最大的工作感受就是,它有着非常长的历史,他的创始人吴蕴初先生对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杰出的贡献,所以有“南吴北范”之称,南边就是吴蕴初老先生,北边是范旭东老先生,你们可以查查近代工业史。他们一个是在技术上,一个是在商业上。范老先生是用了侯德榜这位科学家,侯氏制碱法现在仍是很好的工艺。吴蕴初老先生则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把氨基酸提取工艺,通过小麦的面精蛋白,进行化学分解,把蛋白提取出来,用在食品调味方面。然后为了让这个工业得到发展,他研究了很多工艺,比如制氮气,所以现在的氯碱化工还有很大的影子是我们天厨的创始人吴蕴初老先生留下的,像天原化工厂就是他创办的企业。你们应该稍微有一定了解。

  
问:嗯嗯,我们对此还是有了解的,以前学习化学时,常常会接触到天原化工厂,还参加过天原杯化学竞赛。

       答:如果你们参加过化学竞赛,肯定对天原比较熟悉,天原杯就是我们同宗的。
最早我在天厨是在车间做生产工人,我当时是和一些有经验的班组组长一起练习菌种培养、接种、看罐放罐等,体验味精生产全过程。后来慢慢地我转到了新车间。在天厨有一个新的事业部门,专门做新氨基酸,比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为药厂提供一些原料。它们主要是氨基酸输液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需求量比较小,难以大规模生产的。新车间专门做在当时属于技术比较先进的新型氨基酸制备。后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氨基酸产品,它们和钠盐结合会产生一些新的纤维物质,可以对味精的调鲜作用做一些补充。我们当时开发了一个新产品,就是把天门冬氨酸钠和一些植物的提取物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调味品,就是不含味精的复合调味品。你们看当时我们其实已经在尝试做一些新产品了,做创新市场的探索。这个产品的推出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和喜欢,因为它味道比较清淡,而且相对安全,这个产品在上海也有一定影响。
后来我就到了冠生园集团,主要做企业内部管理、基建投资、办公室、生产、营销等等,基本上把整个企业内部不同岗位都做了尝试。到了2012年,正如你们所了解的,冠生园集团将一些传统项目出售给了上海梅林,但是我们还有大量的不动产、对外投资,所以我们就在考虑做一些创新转型。最近你们所看到的变化就是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不再拥有传统的食品产业,而是把一些存量的商业地产、投资做一些转变。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创新创业、产业地产,还在考虑衍生一些金融服务业,服务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需要,我们叫生产性金融、生产性服务。这些基本上是我们现在正在考虑的一些东西。
 
      问:接着我们想聚焦冠生园。近年来,创新创业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成为了热词,冠生园近年来也有着很大的转型,从以前的上海食品行业的龙头变成了主营创意园区。您能谈谈冠生园这样选择的大致原因吗?

      答:传统产业为什么走不出创新的窘境?传统产业其实不是不重视创新,但是他们会局限于把原先认为的进步建立在已有的成功上,比如说大白兔奶糖,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耳熟能详,大家对它有很深的记忆情怀,但是我们的创新会限于包装改变、原料调整、配方调整,让它的生产效率提高,没有办法跳出它原有的成功模式。我们原有的成功模式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在传播资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的成功,当时我们树立了品牌,发现了一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情感。但是如果现在再去复制和扩大这种成功,显然我们认为是要遭遇很大的挑战的。
事实上我们在2012年重组以后,也在观察很多同类的传统消费品,观察中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要再重复地做这样的事情:以专注之名,以工匠之名,限于狭隘之中,这就是我要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会说我们干嘛要尝试创新,我们眼前的事做好就行了。这个建议不错,但要看具体的环境和对象。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永远要把握的是趋势,要把握消费者变化的趋势,他们关注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经营者的本职工作,而不是说局限于我们过去成功的产品和业务,这种专注会让一家企业最终接受大趋势到来后的挑战。我们就拿诺基亚、爱立信这种移动通信领域的产品为例,在2005年iphone、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它们有着绝对优势,不管是市场份额、周边系统支持,没有人认为大面板的智能手机会取代有键盘的、通话非常稳定的移动通信工具。所以这些大公司的所有人都专注于成本、供应链、分销、芯片价格、操作系统的升级等等事务上,他们永远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做小改进,忽略了大趋势。实际上食品行业不也是如此吗?
 
我所考察的冠生园的服务精神、创新精神应该体现在向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食品、体验。但这其实是可以多样化的,但是在没有想明白前,我们不做盲目的投入。我们希望回过头来看我们能否开放边界。

    

第一层,我们希望通过服务于创新来引入创新因子,与优秀的、活跃的创新创业团队中的人才因子先做一个亲近和导入,然后我们通过他们对未来商业趋势的发展的判断来观察、学习新的商业创新模式,然后我们再考察这些商业模式、项目,以及它们所吸引的非常有活力的创新资本如何挑选项目,如何挖掘项目、服务项目。这样一想,我们把我们以前已经不擅长的、已经没有优势的专业领域做一个合理重组,然后去拓展出一个新的平台,去承接这些创新因子进入,然后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去发现新的商业前景。
我们现在讲人才很重要,但在传统产业中,挑选人才没有新的标准,很难吸纳新的人才,反过来说,创业人才也因为很多传统产业不具有吸引力,他们很难融入,不愿意加入这样的传统产业。

       第二层,当商业模式在传统产业自身不可能产生变革和自我革命的时候,是很难理解和吸纳新商业模式的。现在的新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分享、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而且是适用于社群经济的,这才是未来的商业趋势。现在的商业模式,大部分是强调线上线下,线下体验,线上导流。分享、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趋势是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的技术优势,充分把握了人有多样化需求的特点。那你肯定不能再用传统的大的装备、大车间投入,生产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去销售。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是要满足多样性,灵活、及时地制造,要新鲜、要多样化、要小批量、要柔性生产,然后快速响应。像这种商业模式是传统产业很难在自身发生变化和变革的。那我们通过服务创新创业,在对他们的服务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捕捉到这些新元素,这是第二层。
       第三层我们再了解创新资本怎么选择项目,怎么对一些潜在的市场做出它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实际上它们解决了我们这些传统产业的一些困惑。我们传统企业有很多的积累,我们一直在说我们传统企业有四大红利,最初的是政权红利,公私合营把很多民营、私营的企业并入到公有国有的体制里,很多字号都是无形资产,这些品牌的市场份额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了红利积累;第二个我们说有政策红利,多年来一些向国有企业倾斜的政策,让我们有了比民营企业更多的资源,克服了很多生死存亡的时刻,很多划拨的土地,很多特殊的补偿政策,让我们存活到现在;第三是改革开放的红利,改革开放以后释放的一些消费观念使企业组织更快发展;最后就是时代红利,人口增长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么多的红利积累下来,我们有很多的资产资本积累,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使用,我们要向创新资本学习怎么去挖掘有价值的项目,而不再以规模驱动的角度去考虑,只是简单地把企业做大规模,人数要多,覆盖面要广,要跨领域,要多元化,要国际化,最后尾大不掉,效益反而不好,导致一个企业越来越庞大臃肿,而且产生非常多的问题。
 
我们把企业有效运行的各个方面都考虑了。第一个是有效运营,怎么去有效地把企业去做好,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个是融资,第三个是投资。我们说在经营的核心三大领域内,我们先是用服务做平台,去学习这种创新,汇集这些创新的东西,最后反哺运用到自己的产业升级的实践中,这是一个系统思考,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追随潮流。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也就能理解,冠生园现在的转型是基于我们的深度思考、自我批判而做出的决定

      我们一直在说有两个观点值得我们清醒,值得我们内部学习,那就是“富足不代表先进,权力不代表能力”。富足不代表先进,就是讲我们积累了这么多红利,叫富足,但这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生产组织方式,运营方式是不是科学先进,这是要打问号的。第二个承蒙我们国家各种管理部门的信任,我们有权利配置一部分的国有资源,但我们的一些投资行为、市场行为是不是我们真正市场能力的体现?我们大量地运用一些重组手段、行政手段,做简单的扩张,做一些资源配置的决定、商业决策,是不是那么科学?这都要打一个问号。所以我一直在讲,要把这些想明白了,你们再理解冠生园现在更加开放地去做服务,实际上有我们更深层次的考虑。我们要把我们的红利先释放一部分,先服务创新创业,然后通过亲近这些创业者,学习这些新的模式,去和这些创新资本打交道,然后回过头来帮助我们做资源配置的决定。能不能用好这些资源,把资源变成能力,把一些先进的思想变成生产方式,然后服务于社会,这才是真正的系统的思考。

      作为国企,如果老是索要社会资源,实际上是在挤压社会上真正需要资源的民营企业,这才是我们要避免的。所以现在冠生园打造的双创空间,我们提出既要注重科创,又要注重文创,既要注重互联网科技,又要注重金融创新,就是为了了解创新驱动的真正的价值来源,最终会用文化去融合,形成冠生园真正的商业的精神。我们不止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简单的食品供应商,而是定位为见证上海百年以来工商业发展演变的经历者。自己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去展示上海的商业文明,解释上海的商业精神。现在我们做的,实际上是找到一个新的商业路子。

      冠生园本身就承载了很多创业文化,也是从无到有,当时也有很多社会贤达人士的资助,可以说是吸收了很多天使投资。冠生园是从当时的话梅、陈皮梅这种小的糕点起家,发展成有餐饮、月饼、糖果,还有园林、旅游观光的企业。实际上大白兔奶糖原来也不属于我们冠生园,它是另一家上海的字号原创的,它是通过后期的行政重组进入我们冠生园的。但是如果我们只依靠行政的手段,而不重新挖掘这些字号的商业文化,那就等于我们在浪费商业资产。冠生园当时也是受了很多天使投资人的恩惠的,现在我们如果重新拾起这种历史使命,把“布施”作为新时代的实践,“布施”在帮助更多人成功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转型。

       冠生园经历了这么多变化,你们可以看到金融园区、双创空间、还有社区分享的创新,我们目前正在重新建立和消费者的关系,在今后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的服务,食品也未必是快速消费食品,可以是从农场直接生产出来的最新鲜的食品,今后还可以衍生出养老、金融、理财等服务。双创服务平台承接了人才、商业模式和资本,衍生出服务于现代大型社区的新商业模式,以满足多样、灵活的需求。我们的转变有着非常核心的逻辑:把索取先转变成付出。我们不再说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所以资产一定要增值,而是在现在保值的基础上先做有价值的服务,做有益于整个社会商业生态的重构,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我们在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在慢慢搭建新的业务,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双创服务平台,承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人才,最后我们在垂直领域里衍生出来了可以服务于现代智慧社区的多样的大的分享经济的社区新商业模式,这里可以承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而现在利用新的创新资本的成长可以快速的复制,它会形成一个新的商业潮流,就是我们认为的所有能由社区支持的、参与的、小而美的创新,可以综合生产、消费、社交,这才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产业业务当中,我们可以承接和凝聚社会的创新成果。传统企业要颠覆式地、自我革命地接受创新成果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个过程很痛苦,只有利用存量去打造很多创新的东西,用递进式的方法慢慢消化和更替,这样才是比较合适的进步方式,而不是大阵痛、剧变。老产业衰弱、分解、消融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可以被新兴产业所承接和吸收,这样的话就是一种跨时代的、非常具有社会意义的探索。

       现在研究一个企业,不再局限于某种商业模式的盈利空间,而要放在有着巨大的社会生态贡献上。我们把索取、垄断、占有这样明显具有侵略性的、不可持续的企业的成功的逻辑转变成付出、共建、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新逻辑。因为今后简单的垄断很显然不可能被允许,咨讯越来越发达,信息不对称已经不大可能发生在我们这些完全竞争领域里了。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潮下,基于分享的社区经济一定是主流,每个人都可能是消费者,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建设者和生产者,在这样健康的社会下才能真正的和平共处,分享地去发展,而绝对不是靠垄断、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这绝对是要被颠覆的。所以任何以创新之名或以国有之名的企业,都不可能再按这种模式长时期地占领某个领域、长期攫取超额利润。未来只有知识、智力可以创造一定程度的超额利润,但这种也不应该是常态,它慢慢也会回归到分享、共享的状态。我说的这种商业生态,是基于整个世界趋于扁平化,成为一个大社区的前景下,以可持续、生态发展的趋势来实现。所以以后大家不要再渴望成为某一个产业的二代,然后独享资源,压榨产业工人的劳动,这是不可能的,今后的技术一定会颠覆这一切。所以任何抱着这种想法的企业家们最后都要受到挑战。我们预见到了这种格局,这是我们的远见和洞察力。

 
问:感觉万先生给我们上了一节深入浅出的商业课!

       答:实际上你们要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创新,如果不能用可实践的商业手段去实现,那么它还是有一点欠缺的。我们希望大家明白,看任何一个商业决定,我们都要看它背后的商业逻辑,到底是基于什么价值观产生的,然后再看它的资源获取方式、配置方式,还有产出方式是否合理,它们要在一个相对来说能够自证的逻辑里。如果这些明确了,你才可以很有信心地走下去,否则是经不起推敲的。

就比如我们冠生园,转型后我们能不断地付出,是用红利积累下来的部分存量做服务,服务是为了汇聚创新因子。我们把创新因子作为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的新的方式和路径,然后会产生新的价值。新的价值以后用来弥补和回馈,来帮助我们继续做好,并支持我们产业进一步的扩张。这才是一个合理的逻辑,否则只是一种情怀。

       最后我们的商业可以很简单地描述成通过服务富集有优势、优秀的资源,再通过内部的转化力量,即我们的进取力和学习力,把这些优势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然后把存量和其他资源重新配置,成为真正的创新驱动力。我们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化成一句话:我们是这个城市的有机更新者。你看,这句话把我们商业性地产的核心本质表达出来,但我们是用创新方式再进行组合,我们的组合不是靠自身胡乱地实践,而是通过外部的创新因子的导入进行组合,最后我们再做产出,产出最后得到市场的认可,我们有了收入,再螺旋式地发展。城市的有机更新者就在于我们把存量的地产做城市更新。我们把老的工业厂房、商业地产通过新的概念变化,富集新兴产业,在服务过程中进行交换,交换就是我们给他们空间的便利、服务的便利,而我们获取他们创新的东西,使我们变成有机的、欣欣向荣的新产业。
你们发觉没有,这最后又回到了我生物工程学的本质,为什么会有筛选、接种、培养放大,最后还能产生目标产物,都是代谢原理实现的。最后把社会创新组织放到一个更大的层面,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生物学原理。

  4、
给在校生的意见和建议

 问:听您讲了这么多,我们觉得您是一个非常成功也很有经验的创新者。当下一方面,创新创业热火朝天,成为了时代的热词,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也有着很多孵化器倒闭,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创业心存疑虑。因此,我们希望您能谈谈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以及对于有这样志向的同学的建议?

      答:创新是一个阶段,创业实践又是一个阶段,我们把他放到一块来讲,总的来说,不管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社会商业实践层面。我觉得独立的批判精神,就是一种成功。所以给出建议前我先要肯定,大家有兴趣和勇气对现状提出异议,然后找出认为值得自己尝试的价值点,去做观点的总结和深入思考甚至商业实践,这样第一部分目标就达到了。

     我一直在说社会上对创业者通常用世俗的商业成功与否来评判,实际上是值得商榷的。有人会问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是不是在浪费金钱,这两点都可以对应地去看。如果说浪费时间,与其一个人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没有独立的思考,就算他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就了业,那有什么意义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二个,说到浪费金钱,如果说这么多年系统的学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如果我们还没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实践和独立思想,哪个浪费更大?我觉得从这点意义上来讲,只要跨出那一步,脑子里有了独立思考了,那就是非常大的成功。第二个你决心把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于商业实践中,这个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突破。从这个层面看,所有敢于创新实践的创新者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我一直在说那些创业失败的人就是正在成功路上的挫折者,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失败者,这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失败者是永远不去做努力的人,对于一些努力了但是当下还没有成功的人,我们说他只是成功路上的一时受挫者,不能说是失败者,他只要鼓足勇气,再做一些探索,他可能会成为成功者。尽管创业成功有着一个概率,但这个概率可能发生在每个个体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每个人都是百分之一百的。所以对这些创业实践者,不能定义为创业失败者。对于那些没有独立思想、不去做尝试的人,我们称之为自甘平庸者。这个社会,自甘平庸意味着什么?这需要我们反思。所以说在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包括对金钱的消耗,我都认为是有意义的代价,这种代价以各种试错过程中可承受的代价为底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比如跑步,每个人的配速不同,这些小的不同,在每个人可控的变化中,不会成为普遍性的悲剧,但会有个体悲剧。所以少数创业失败者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值得探究,但是在其他领域也是有的,并不能说是创业的问题。我今天讲我支持所有的创业探索行为。
所以我要给的建议就是,创业前反问自己,你的创业创新行为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且是否在自己可承受的代价范围之内?所以我刚刚的分析就是为给出建议打下基础。任何模仿式的创新,和随波逐流、没有自己思考的创业实践是真正需要警惕的。这就是我第一个建议,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如果问一个人你为什么创业,他的回答是因为别人也在创业,那么这个创业是凶多吉少了。不能因为别人在创业就去创业,这就是一种模仿,而且是自甘平庸的模仿,创业是打破惯常。所以一直要问自己是不是在“创”在“破”。不能打破惯常,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是“伪创业”,而伪创业必定会失败,而我们很多人担忧的恰恰就是伪创业。

       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创业团队说自己的创意很好,但不做功课,自己也不做实践,连自己都不信自己的创意,却希望拿别人的钱来受挫。有人说创新创业现在这么火,社会上有很多资本找不到投向,说不定你们可以争取得到,这是最可怕的一种,以为自己能碰到傻子,但是资本是永远不傻的,所有的创业者都要自强,在充分预计风险后再进行创业。如果这两点都满足了,就大胆去试。

 
问:刚您谈了对创业者的建议,那么您在走过了这么多求学、职场的经历后,有没有什么启示可以与我们这普通的大学学子分享?

      答:我要讲的就是当大学生还没有思考好是否要去创业的时候,在困惑自己的处境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追逐所有你们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偏好,或是满足于父母的安排,但最终的平庸是我们最大的代价。我说的平庸是指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就怕很多大学生意识不到。我们要强烈地呼吁,要唤醒强烈的主体意识,不能把自己变成父母和环境的附庸品。没有主体意识,只有群体意识,我们会成为愤青,会成为无意识的狂热分子,会成为浑浑噩噩、没有作为的寄生的人。如果我将年轻群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愤青,第二种是狂热分子,第三种是没有任何爱好的人。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主体意识是很重要的,中国教育一直在强调群体意识,而忽略了主体意识。
所以企业的根本不是为了商业盈利,而是为了人的教育,我一直这么认为。从各个角度来说,经营者的自我觉醒和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指导都是一个大教育。社会、企业希望高校的教育培养更多好的人才,同时我们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有进取精神的、能够独立思考的从业人员,提升这个社会的商业文明。企业是无情大海中的有情孤岛,整个大社会表现出孤立、无序的人群群体,为资源和财富不断地发生战争,因为贫穷产生疾病和冲突。企业实际上是在做有情的事情,把很多无序的、无意识的个体通过创造价值的行为来汇聚起来,使他们有归属感,帮助他们成长。所以说为什么说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最后回归财大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匡时”,“匡时”要靠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去实践。从业人员当然重要,但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那些经营者、企业家,今后还要叫产业家,他们是有文化、有专业的眼光、同时又有服务精神的一个群体。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我对创业者还有一个提醒,在创业的从头至尾要尊重人,技术也好、商业模式也好、资金资本也好、其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也好,最终归结下来是对人的尊重。因为首先你的市场所需要的是人性的洞察力,要了解人性,其次要满足人的需求,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帮助你去实现。所以创业者能否真正运用创造力和领导力,归根结底在于他能否尊重别人。先要有主体意识,才能发现别人也是需要尊重的,你帮助、服务他们,他们才能帮助你成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这个社会最终的商业模式,大同、共享、分享的社会趋势实际上不那么难,没有那么奥妙。

  

问:我们觉得您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了。
       答:我觉得今后的商业实践一定要有哲学的引领,如果没有哲学,不考虑最终的价值归宿,任何成功都会是短期的。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朝代更迭,而这些朝代最终又为何没有持续下去?我觉得是因为那些治理者没有考虑哲学的价值归宿,他们不认为服务人是更加明智的事情,反而把占有、剥削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那么分崩离析是必然的。以后的商业组织也会遵循这样的道理。 
       5、
给母校的百年祝福

 问:上海财经大学马上就迎来百年华诞了,在此之际,我们想帮您录一段对母校百年校庆的祝福视频,不知道您有什么想对母校说的?

      答:百岁之于常人,是个耄耋古稀的概念,但对于一个名校,一个服务于社会、培养商科精英的大学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值得喝彩的青春时节。祝福上财开启下一个精彩时代,以服务家的姿态推动商业创新,成为全球经济的匡时者!

 


注:本文节选自2016年暑期校友走访MBA校友会访谈稿
图文 | 夏仕鑫 杨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