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用资讯连接你我,用新闻感知世界。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校史人物探访 | 躬耕桃李满天下,情牵母校七十载——访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53届校友赵人鹏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4-07 点击量:10

2025年3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口述上财历史”项目组与校合作发展处校友会一行共赴苏州,采访了95岁高龄的学校1953届经济计划系校友赵人鹏。赵老校友生动地讲述了他在校求学和参加工作的经历。我校校董、苏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佘自强和苏州校友会顾问钱雪芳亲切作陪。




赵人鹏校友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他出生于书香之家,族中多人从事教育事业。他在抗战期间辗转川渝完成了小初教育,高中就读于苏州第一中学,1950年7月考入东吴大学经济系。1952年7月,经院系调整随校并入我校前身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经济计划系。他深情回忆了在欧阳路221号校园的短暂却美好的时光,尤其对国家当时对大学生的“三免”(免学费、免伙食费、免医疗费)政策心存感恩。他还提到院长姚耐亲自为他们讲授《辩证唯物论》,曾为补考学生出题“请用唯物辩证论的观点说明你为什么考试不及格?”这种别开生面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1953年因国家急需人才而提前一年毕业后,赵人鹏校友被分配至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计划司综合计划处,参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他被调到燃料工业部下属上海动力学校,曾任教研组长、教授《政治经济学》。此后,他辗转于上海、广州、常州等地任教。1963年,他被调至苏州市人民政府计划经济委员会负责企业管理工作,制定“企业划定标准”“企业赶超规则”“工业分类”等制度,曾多次负责组织大型工业展览会。1980年,他再次回到高校工作,1992年从苏州大学退休。此后,他曾担任苏州大学退教协会负责人长达25年,秉着“思想不退、精神不退、身体不退”的理念,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践行者。



在苏州市计划经济委员会任职期间,他熟悉了各相关部门和在当地的校友们,开始热心组织筹建上海财经大学苏州校友会,并坚持以“为校友服务、为母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指导校友会的建设与发展。自1987年至2024年,他一直担任苏州校友会会长,积极争取苏州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母校密切联系与合作,为苏州校友会的发展和母校的校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地区校友通讯录


在访谈最后,赵人鹏校友表示,他和苏州的校友们一直都很关心和关注母校的发展,也为母校在2017年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取得的办学成就感到自豪,也期待母校在新时代与各方加强合作,坚持开门办学,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财经人才。


人物简介

赵人鹏,男,1930年出生于苏州,1950-1953年就读于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经济计划系。1953年就职于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计划司综合计划处,1954年担任中央燃料工业部上海动力学校教研组长,1956年任上海纺织工业学校教研室主任,1959年任广州纺织工业学校教研室主任,1961年任常州工业专科学校教研室主任,1963年在苏州市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负责企业管理工作。1980年任苏州丝绸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直至1992年退休。1983-2024年期间,他还兼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苏州市分校常务副校长和华东区(20所分校)教学交流片片长、上海财经大学苏州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苏州校友会会长等职。

往期推荐


01.

校史人物探访|学有所获 学以致用——访上海财经学院1961级校友桂声万

02.

校史人物探访|抗战入校忆当年——访国立上海商学院1944级校友曹树仁

03.

校史人物探访|从传授知识到引领思想,初心不改四十载——访上海财经学院1952级校友张启承

来源 | 上财档案校史博物馆


上一篇:下一篇: